易經與中醫

易經義理之精奧, 除影响後世之命理相術, 天文, 音樂之外, 予中國醫學之影响, 至為深遠.

陰陽概念起源于易經之八卦和六十四卦, 其最早見於「國語, 周語」; 記載周宣王即位(公元前八二七年) 大臣虢文公勸諫宣王不可廢弛籍田之仪節. 至春秋時期, 醫學家開始將陰陽概念用於醫道.  「左傳」昭公元年( 公元前四一七年)記載秦名醫醫和在為晋侯診病之事, 仍以陰陽之理論入醫學.

五行學說與陰陽學說一樣, 同屬于古代哲學范疇. 五行學說之起源, 一般認為是從「五方說」及「五材說」等演化而來.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說﹕”天生五材, 民并用之, 廢一不可”. 可見五行是代表着五種物質及其運行之變化.

「黄帝內經」是中國中醫理論最早經書之一, 該書分為「素問」及「靈樞」兩部份, 共收集論文一六二篇, 系統闡述人体結構, 生理, 病理, 以及對疾病之診斷, 治療及養生等問題, 奠定中醫學之理論基礎. 「黃帝內經」內容包括臟象, 經絡, 病因, 病机, 診法,辨証, 治則及針灸等等. 它在闡述醫學理論之同時, 更對當時哲學領域, 諸如陰陽, 五行, 氣, 天人相應, 形神關系等, 進行深入探討, 將先秦以來之哲學思想向前推前一大步.

五行學說對中國之針灸術, 亦有重大之影嚮. 有一書名「甲乙經」, 此經註述人體各部位, 以木屬肝, 火屬心, 金屬肺, 水屬腎, 土屬脾. 是以五行與內臟關係密切; 金生水, 肺出毛病時,腎一定會虧損; 是故人有肺病, 臉會發紅, 而腎水不足, 火氣上升, 腎盂特大, 是為腎虧. 中醫之生理功能與病理因素, 亦是陰陽生尅之道理.

現將人体有関事物或現象的五行歸屬, 列表如下:

8x6 Table
五行 五臟 五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聲 變動
小腸
大腸
腔胱
Previous
Previous

學習態度

Next
Next

How much Science in Yimu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