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引言
楊振寧在2004年9月3日於北京人民大會堂『2004文化高峰論壇』上作題為《〈易經〉 對中華文化的影響》的演講,引起很大的回響。大致上他認為﹕『《易經》影響了中華文化中的思維方式,而這個影響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他指出源自《易經》的“天人合一”思想﹐影響中國傳統對於邏輯的不注重,說理次序的不注意,等毛病﹐以至致中國沒有近代科學的發展。這話一出﹐引起國學家、易學家們很大的回響。實際上﹐楊振寧所持的論據是對的﹗但是想深一層﹐他的出發點可能值得我們研究﹐才能對他的論點作一總結。筆者想從別一個角度去看這問題﹐希望得出同一個結論﹔但同時亦看出《易經》對中國科學的實質應響。
近代科學的成因
愛因斯坦在1953年致斯威澤 (J.E.Switzer) 的信中曾經寫道﹕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science has been based on two great achievements, the invention of the formal logical system (in Euclidean geometry) by the Greek philosophers,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possibility of finding out causal relationships by systematic experiment (at the Renaissance). In my opinion, one needs not be astonished that the Chinese sages did not make these steps. The astonishing thing is that these discoveries were made at all. 』
『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的:希臘哲學家(在歐幾裡得幾何學中)發明了形式邏輯體系,以及(在文藝復興時期) 發現通過系統的實驗有可能找出因果關系。在我看來,人們不必對中國聖賢沒有做出這些進步而感到驚訝 。這些 (兩個) 發現竟然面世纔是令人驚訝的。』 愛因斯坦在信中雖然提及中國聖賢﹐但其主旨與中國聖賢無關。他只是認為西方科學的起源是個不平常的事件,因此不必對古代中國沒有出現為近代科學鋪路的發現而驚訝,值得驚訝的是西方居然會發展出近代科學。現今一般人都相信﹐近代科學的萌芽是 (如愛因斯坦所言) 靠形式邏輯體系 (formal logical system) 和系統的實驗 (systematic experiment) 這兩個發現為基礎。
楊氏主旨
楊振寧實際上給了一個類似的論調,只不過他把中國古人沒有為近代科學鋪路的原因進一步歸結為《易經》的影響。他認為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產生的原因有 5 條,其中 22 條與《易經》的影響有關:(一) 中國傳統裡面只有歸納法 (Induction) 而無推演法 (即演繹法Deduction) 的思維方法;歸納與推演都是近代科學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維方法,但是貫穿《易經》的精神,都是歸納法,而沒有推演法。(二)『天人合一』的不合乎邏輯的類比法的影響。近代科學的一個特點就是把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分開,而 《易經》的『天人合一』觀念卻將天道、地道與人道混為一談。
在第一條原因方面﹐國學家、易學家們紛紛出來批評楊振寧不懂裝懂、說外行話。例如著名易學家、山東大學哲學系教授劉大鈞批評楊振寧的演講『有很多常識性錯誤』 ,並舉例說:『眾所周知,《周易》是最早的一部算卦的書,算卦的方法就是靠推演 ,舉一反三,怎麼能說沒有推演呢?另外,《周易》是一本「普世之書」。從這個角度,也是一種廣義的「推演」。』很可惜的是劉大鈞可能誤會了楊振寧的意思。楊振寧所說的推演法指的是邏輯推理,根據一些已成立的一般性命題﹐嚴密地逐步推出較特殊的結論,例如在歐幾裡得幾何中,由公理,定理,然後到證明等等。這與劉大鈞說的周易算卦的推演完全是兩碼子事。
在第二條原因方面﹐楊振寧把希臘哲學家發明的形式邏輯體系視為近代科學的源泉之 一,並認為中國古代文化缺少這個源泉:『中國傳統對於邏輯不注意,說理次序不注意,要讀者自己體會出來最後的結論。』他認為《易經》的『取象比類』、『觀物取象』的所謂歸納法,其實是在『天人合一』的神秘主義觀念指導下的不合乎邏輯的類比法。例如:『枯楊生華,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枯萎的楊樹生出新芽,老年男子娶了年齡可當其女兒的年輕女子為妻,沒有不利的)、『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 無咎無譽。』(枯萎的楊樹開花,老年女子嫁給年富力強的男子,沒有禍害也不值得稱道)。在『枯楊生華』和『老夫得其女妻』、『枯楊生華』和『老婦得其士夫』這種天道和人道之間只有模糊的相似性,並不存在任何合乎邏輯的必然關系,由此歸納出的 『無不利』、『無咎無譽』的結論更是站不住腳的 (可以舉出無數的反例加以推翻)。 這種『推演』無非是男尊女卑的社會觀念的反映,或許還有一些生理上的道理,但是與邏輯推理無關。
看清楚問題的本身
楊振寧所持的論據是對的﹐因為他手上拿著一度尺﹐一度以『形式邏輯體系』來議論近代科學的萌芽的尺。用這度尺來量度『取象比類』﹐『天人合一』等探索形而上學的手段﹐當然是量度不過去。單單是楊振寧在近代科學的成就和名聲﹐就給人一個錯覺﹐以為近代科學是人類文化的『真命天子』﹐而他直指《易經》就是中國沒有發展 “他手上那度尺” 的罪魁禍首。此論點一出國學家、易學家們紛紛出來批評楊振寧 。其實﹐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我們應該拿什麼尺來量度《易經》對中華科學文化的影響 。深思後的結果才能對楊振寧的論點作一總結。
舉一個例﹐有個西方人對一個中國人說﹕『你們中國傳統衣服不好﹐你們的衣領不像我們西方的可以反下來﹐這樣的衣領使我們發明領帶﹐把領帶拉上可以禦寒。你們的 3 衣服就不可以禦寒了﹗』那個中國人很緊張地說﹕『我們有領帶﹗還比你們的粗大一 點﹐是長方形的﹐有絲造﹐有羊毛造﹔用起上來還比你們的方便﹐把頸圍著便成﹐一 樣可以禦寒﹗』天啊﹗那些不是領帶﹐是頸巾啊﹗楊振寧說我們沒有近代科學 (不能拉上領帶禦寒)﹐是因為沒有邏輯體系 (沒有領帶)﹔其因由是《易經》的推理方式 (衣領) 不允許邏輯體系 (領帶) 的產生。他沒有說錯。但是我們要小心﹐沒有領帶禦寒的服裝並不是不能禦寒﹔同樣﹐沒有近代科學並不等於沒有科學。這一點留待下一節再談。
現在大膽作個比喻。『媽媽不是男人』﹐這句話是真話﹐但是等同廢話﹗若說『中國傳統衣服沒有西洋衣服的反領』﹐在某些人來說 (例如印度人) 可能是一件很有參考意義的事實﹔不過在一個專業的中國裁縫來說﹐這也是等同廢話﹗在邏輯學上這是『空廢命題』。從純易學及史學的觀點看﹐楊振寧說『《易經》的「取象比類」沒有邏輯的必然關係』﹔這個當然嘛﹗因為《易經》的卦辭爻辭不外是一部巫書中的字句。
如可看待易經?
我們的易學、國學大師們啊﹐沒有『領帶』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值得我們思索的是巫書出身的《易經》﹐究竟有沒有帶給中國智慧和科學﹖首先我們要知道﹐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芽不等如中國沒有科學或沒有科學思想。舉個例說﹐數學是一門科學﹔難道中國沒有數學發展嗎﹖非也﹗第二﹐我們要了解的是科學之所以會進步是為了解決人類的問題﹔有異於文學或音樂﹐文學、音樂不一定要解決什麼問題﹐自娛亦可﹗ 但是文學也好科學也好﹐發展到最高就是哲學。現今無論你在大學讀什麼科目﹐拿完學士拿碩士﹐最高就是哲學博士。(即使是醫科﹐醫學博士之後也有哲學博士)
中國的『天人合一』的『人』是指人心﹐並不是指用來解決問題的智慧或理性。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到最高的時候就是以心相待。初次見面時﹐當然要提防別人、保護自己 ﹐相處得久﹐有幸成為知己﹐雖不多逢﹐卻是人生的美事﹗古人用人心來對待事物﹐ 應是一個相當高的哲學境界。古人有發展建築﹐造船﹐及農牧等技術來解決日常的問題﹔但高一層的境界就是以人心待天(大自然)﹔即是以人心對抗大自然的挑戰及解決人類的問題。一下子古人解決不了大自然對人類的所有挑戰﹐以人心待天就變成『意欲調和』。這就是現代大儒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提出「中國文化早熟論」。 (請看附文1)
梁漱溟在書中進一步推﹐中國如果沒有近代西方文化的駕入﹐中國本身是不會有西方的民主及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而中國會不斷的改朝換代﹐遁環下去。再者﹐意欲調和、持中的文化路向 (請看附文1)﹔是求平衡多過求衝突﹐是求安樂多過求刺激﹗如前所說﹐科學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人類的問題﹐若人們不自覺有問題的話﹐就不會有科學的蛻變和發展。所以『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是不會發展出近代科學。楊振寧的觀點與梁漱溟的近似。
中國傳統的說理方式不具有邏輯性,是許多中外學者都已指出過的一個事實。但《易 經》對這種非邏輯說理及『天人合一』的傳統思維有多大影響,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我始終覺得﹐如上面所說﹐沒有近代科學思維不等如沒有科學思維﹐但...究竟易經有沒有科學思維﹖
易經的科學思維
《易經》本是一本巫書﹐但孔子和後學者作『十翼』後﹐把《易經》神秘色彩從神靈移到朗朗乾坤的一套理法上﹐此理法就是所謂的天道或天理。這些天道或天理其實是經驗事實之理。舉一個例﹐『十翼』有提及爻位之間一三五與二四六的對應﹐這是一重預設的理論﹐但人們用在家庭、政治及人際關係﹐講配合、講和諧卻是近情合理的 。我想說的是﹐自『十翼』之後﹐《易經》便走入哲學的領域。哲學是要靠一套底層的、簡單的理論系統才能站得住腳。這一套系統﹐一般被應為是理、象、和數。
《易經》的『理』暫時可以用楊振寧所說的『天人合一』來解釋。《易經》除了『理 』之外還有『象』。象是卦象的面貌,說明了一卦之為何象此,及卦與卦間之象與象 的關係的道理,以及全體卦象之如何表現之道理,因而說出天道的表現徵象。理與象之合就會有如楊振寧所非議的『取象比類』、『觀物取象』等方法產生。但是《易經 》最重要的還有『數』。數在理與象的原理中扮演著程式的角色,因為易理之卦象是以數的關係而形成與發展著的,可以說《易》之理與象都是存在於數的結構中才能伴隨著而有義理化及圖式化的發展,而且當卦爻之象辭已成,占卜之進行,也全是數的推算才有的,於是數又成為易學天道論的各範疇間之關係原理,而關連著 “天道與人事” 及 “卦象與卦理”。
然而﹐《易經》的『理』、『象』、『數』的運用﹐無非就是轉化、變化的道理。所 以西方人說《易經》是變化之書 (The Book of Change)。六十四卦是六十四環境﹐ 它們之間是相互對應、相互交錯的。至於每一卦有六爻﹐代表了人事上的六重關係、 六重應變作用。也許在真實的人生中﹐這些事變還沒有發生﹐但易中變化的研析﹐卻訓練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去思考一個問題﹐使我們的思想更縝密、活潑﹐ 而善應變。這種思想訓練﹐一則使我們有現今所謂的『創意思考 (Innovative Thinking) 』﹔ 二則使我們對事情預先想出進可攻退可守的方案 (現今所謂PLAN-B)﹐ 不至思想及行動隨風而起﹐失方寸、失情義的地步﹗
所以自『十翼』以後﹐《易經》(應說周易) 原來的卜筮角色便已提升為一套綰合天道論、人倫思想及社會政治哲學的作品了,而其中藉以說此的理論進路「理、象、數」 三途。此時儒、道亦分家 (漢代)﹐陰陽五行理論與天文學亦已成熟﹐各家各派便接著易道之理﹐並不斷地發展中國易學。《易經》的形而上學方面走到哲學去、文學去﹔ 其科學方面走到應用在建築﹐練丹﹐醫學等等。
小結
其實單從愛因斯坦的觀點去想﹐發見形式邏輯體系 (formal logical system) 和系統的實驗 (systematic experiment) 已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我們又何須要求中國古人 (或其他地區的人類) 有科學的萌芽。雖然如此﹐《易經》的思維方式及其變化層面是很科學、很理性的。同時﹐《易經》的哲學意味就是意欲調和﹐求平衡多過求衝突。如前所說﹐科學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人類的問題﹐若人們不自覺有問題的話﹐ 就不會有科學的蛻變和發展。相信楊振寧若從《易經》的哲學意味及意欲調和的角度 出發﹐不從西方邏輯出發﹐可以發現《易經》的推理方式 (衣領) 沒有邏輯體系 (領帶) 是應該的﹐但它的科學、理性思維 (禦寒能力) 是不遜於其他文明。當然我和很多人一 樣都覺得中國古代政治體系亦有可能壓擠近代科學的發展﹐但不在此談。
附文 1
現代大儒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提出「中國文化早熟論」。他不以為東方與西 方文化有優、缺之分,而僅有是否適合時宜之別。他以為世界文化的健全發展應分為 三個時期﹕
1.第一期:應走西方文化的路向,即意欲向前要求的文化路向。
2.第二期:應走中國文化的路向,即意欲調和、持中的文化路向。
3.第三期:應走印度文化的路向,即意欲向後的文化路向。
他認為中國尚未走完第一路,便走第二路﹔而印度尚未走完第一、二路,便走第三路 。
他用一個譬喻:假如屋破而漏,則:
/西方人─另換一間新房屋。
─中國人─修葺一下舊房屋並變換自己的意思。
\印度人─解消對房屋的欲求。
中國人對於自己的意思變換、調和、持中。i.e.遇到問題不要求改造局面,而是在現存環境中求得滿足,即只求自己意欲的調和。梁漱溟認為西方文化在現代之所以較少問題,是因為能按步就班,先走第一條道路; 而東方文化之在現代之所以問題叢生,是因為過於早熟,不合時宜(此觀點被稱為「 文化早熟論」)
張學箎 2005年 中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