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山禪師

又看到有趣的一則, 跟各位讀友分享一下:

傳承仰山禪師禪風的光涌禪師,有一天,從他鄉弘法回到仰山禪師處來, 仰山問他道:

  「回來作什麼?」

  光涌先合十,再頂禮,並說道:

  「禮拜和尚親教師之義!」     

仰山禪師用指指自己,問道:

  「還見老僧不見?」

  光涌肯定的答道:「見!」

  仰山禪師非常嚴肅的再問道:

  「老僧何似驢?」

  光涌毫不猶豫:「和尚也不像佛!」

  仰山禪師再用一指指自己說:「像什麼?」

  光涌不以為然的道:

  「如果有所像,那跟驢有什麼分別呢?」

  仰山禪師聽了弟子光涌的回答,哈哈大笑,乃讚歎道:

  「這句話,我已經用了二十年,用它來考驗人,沒有一個人能徹悟了 的。我也等了二十年,沒有一個說得出的,今天你所回答我的,真是凡聖盡情,不從分別上去認識世間,乃從無分別上去體悟世間,真是太好了, 善護持之!善護持之!」

  像什麼?用一句真實話說,其實像什麼的,已經不像什麼,不像什麼的其實像什麼。還見著麼?其實見著的都沒有見著,沒有見著的都已見著了。

  這個世間所有,都是生滅變異之法,一切無常,能像什麼呢?而真理法身,如同虛空,虛空雖說無相,其實無所不像,你有見到虛空嗎?虛空像什麼?

短短的對話,關鍵在於光涌禪師的一句「如果有所像」。我們打從小時候就要學會對事物有一個分辨和比較的能力,彷彿人類所有的價值觀就是建立在此之上。

我們需要被迫學會分辨高矮肥瘦長短大小多少,好多時更被標籤化為 「有用的人」和「無用的人」,就只是因為一次默書不合格?!人不快樂好多時是因為自己不期然的跟別人比上了...

其實想深一層,所有這些名號,都是人做出來的,想要不受束縛,就要懂得 “think outside the box”,即是在既定的框框外面想。

一點題外話,讀友知道「快樂」的相反是甚麼嗎?是「不快樂」?錯了! 應該是「平靜」才對。剛不是說了要往外想嗎?「快樂」和「不快樂」 都是兩個極端,極端的相反就是中庸之道啦,對嗎?

金剛經裏很喜歡用上一種近乎不合邏輯的說法「所言...即非... 是故名...」,例如:「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 切法。」因擇亦可作一例:「所言蘋果者,即非蘋果,是故名蘋果。」 反正人人都叫蘋果,暫時亦找不到一個更好的名字,就叫蘋果吧!

有另一個更有趣的事情,近來有人問因擇是佛教徒嗎?因擇答,不是, 因為問者心中佛教徒的定義跟因擇的不同,所以是否定的。

又有人問,因擇你是拜佛的嗎?因擇又答,不是,因為問者心中拜佛的定義又跟因擇的不同,所以又是否定的。

再有人問,因擇你不是佛教徒也不是拜佛的,為何近來時常談佛呢? 因擇再答,有談佛嗎?沒有吧...

有人還不服氣,還要再問,文章裏明明就是有個「佛」字,還說沒談, 就是犯妄語了,要下地獄啦!其實問者談「佛」的定義跟因擇的談 「佛」就是不一樣,所以就沒有談「佛」這回事了,如果再細細斟酌, 當中的「談」亦有分別呢...

蘋果跟橙從來都不能比較,雖然兩者都是生果。

既然世上每一個人所想的都不同,為何還要去強迫大家有一個共同的 想法呢?實在莫名其妙...

參考: 星雲禪話 第一集, 星雲大師著, 佛光出版社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313&cid=53&page=43

因擇 (山中今人)
辛卯 夏至後

Previous
Previous

一切現成

Next
Next

我是誰